在解決台灣疫苗困境的問題上,政府和民間應該是屬於一個合作關係,而不是競爭關係。倘若指揮中心仍然抱持著「看好戲」的心態,硬要擺出一副「我買不到,你們也不可能買到」的嘴臉,那麼最終被犧牲掉的就是台灣人民的健康安全。
首先,基於國際社會的政治現實,以台灣政府的身分向世界各國原廠採購疫苗,也許會遇到簽約名稱的問題。然而如果透過企業組織和民間團體擔任政府的白手套,也許有機會可以避免因為政治因素所造成的阻礙。
同時,台灣的企業領袖和民間人士,長久以來在國際上一向擁有豐沛的人脈和資源,關係觸角絕對比指揮中心更為廣泛和全面,政府應該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善用這樣的優勢,也許有機會聚沙成塔,突破當前所面臨的採購瓶頸。
再說,如果指揮中心所在意的是疫苗的品質和真偽,就算採購的過程透過重重的廠商,也可以以溯源的方式來進行確認,又何必一定要堅持取得原廠的授權書?
如果去年指揮中心可以透過東洋公司進行疫苗採購,那麼,為什麼今年不能夠同樣的採取東洋模式,讓民間成為政府的助力,而不要讓政府成為民間的阻力。